鲁奖开评,风云突起。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在微博暗指柳忠秧活动鲁奖。柳忠秧的诗如何(本文后附一首供大家品评)?大佬们对他的捧场可以说是空前绝后!人们不禁要问:作品是靠质量说话?还是靠大佬的褒奖说话?嗯,嘿,哼!——
鲁迅文学奖那些糗事儿
上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、湖北省作协主席、作家方方,近日在微博上称,新近公布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入围名单中,有位 “诗人推荐前就到处活动”,“作协方面态度明朗。但他却把所有评委搞定。评委多是高校教授。教授们重人情而轻文学。无奈。”后在一条跟进的微博中,方方援引了该入围者的诗歌,经搜狗搜索确认,方方所言,指向“诗人柳某某”。
方方称作协主席“不能不表明态度”
作家方方称,“听同事说,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由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,以全票通过。我很生气。此人诗写得差,推荐前就到处活动。”“我只是觉得那诗人活动的太猖狂,看不过去了。不然也懒得说的。”“为自己作品获奖上下活动是极伤尊严也极丢人的事。即使得奖,这份丢人也总在那里。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呢?是因为政府介入太深。无数个人利益,皆以获不获奖为标准。使获奖后的个人实惠太大。大到很多人宁要实惠而不要其它。”
方方称,“跟我是没关系,但跟作协有关系。我是作协主席,我不能不表明态度。我们要对这样的人事阻击。”
同为湖北作家的陈应松称:“作协成为了某些人内外勾结文坛混混牟利的工具。”
作家方方援引的鲁奖入围者诗歌为:“国民党共产党,开天辟地。讲习所黄埔军,众志成城。//陈独秀孙逸仙,国共合作。蒋中正毛泽东,兄弟并肩。” 并表示:“当我看到诗人的重要诗作里有这样的诗句,我真的觉得省作协不能推荐这类作品去中国作协参评鲁奖。”
当网友问方方所指入围者姓名,方方称:“其实陈应松微博几乎就曝了。湖北文学界的人大多知道。文学大省啊!” 陈应松微博称:“1、此人户囗广东,他是如何跑来湖北报的?2、此人报的竟是古体诗,既不懂押韵也不懂平仄却自称当代李白。为教授评委们赧颜。”
据悉,柳忠秧写诗年入百万。
当今文坛大佬们如是说——
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熊元义代表主办单位致辞:“我代表中国新文学学会感谢参会的专家学者,我们很支持举办柳忠秧诗歌作品研讨会。柳忠秧爱上了诗歌,执著、痴迷地从事文学,这是非常让人欣赏的。我们的时代文学逐渐被边缘化,一些作家、理论家还在重弹二十多年的老调,没有新意。当前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,中国需要创新,我们的文学艺术需要创新,需要能够引领时代。柳忠秧有担当意识,勇于创新,值得肯定和赞扬。”
著名诗人、翻译家、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屠岸先生指出:“柳忠秧的诗歌作品有创新的尝试,语言很纯正,古典意味醇厚。创新是很重要的,离开了创新,诗歌的生命就要萎缩。九十年代以来,文坛有人提出口号,要颠覆传统颠覆崇高。现在看,这种粗俗的诗歌现象,可能导致诗歌的消亡。而目前这种粗俗的风气,在诗坛有所下降,这是好现象。我觉得21世纪会有中国诗歌的复兴,会迎来新时代,会出现艾青这样的大诗人。期待柳忠秧和在座的各位多加努力。”
诗人、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秘书长祈人发言说:“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。我是第二次参加柳忠秧的作品研讨,上次在广州研讨过他的《岭南歌》。《岭南歌》我认真拜读了,堪称经典文本。在广东的本土诗人很少写广东,写广东的都是外地来的诗人。《岭南歌》写客居岭南的游子,被岭南文化所感染。柳忠秧有一点非常真诚,他完完全全把自己袒露在我们面前,把真性情传递出来。而最新的《哭长江》,柳忠秧又开始走向写作的多样性,与《岭南歌》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。”
诗歌评论家、《诗刊》编辑室主任杨志学说:“柳忠秧是一个文化学者,左手提着古体诗,右手提着现代诗。他做了很多事情,但有一颗诗心。他的诗歌有豪情,体裁有多样性,他既写古体诗,也写现代诗。现代诗看起来好写,其实很难写。自由诗其实是最不自由的。我倒是觉得柳忠秧的古体诗中有我更喜欢的东西。我们《诗刊》创办了旧体增刊,一年出四期。柳忠秧旧体中,有很多很不错,比如:《白云》、《寻梦》等,读起来很顺,很好;又如《观音》写的也很好。柳忠秧古体诗集随手一翻,就有好作品,可以拿到《诗刊》去发表。”
评论家、《光明日报》文艺部副主任李宏伟说:“柳忠秧的诗表现了对民族对人民的爱,有忧国忧民的情怀,这与屈原等传统文人一脉相承。他的诗中有一种英雄主义、浪漫主义的情怀。”
诗歌评论家、北京师范大学当代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说:“感谢柳忠秧先生给我们带来的诗意。我没想到来了这么多重要的诗人、评论家,学院派的评论家也来了不少。本次研讨会的人员构成非常丰富,说明忠秧作品的感召力。这么多评论者来讨论柳忠秧诗歌,这是对他诗歌创作的肯定。柳忠秧的古体诗洋溢着现代精神,他坚持本土化写作,他的诗歌中洋溢着非常狂放的楚文化精神,是当代楚文化的继承者,比如《楚歌》、《圣美大江》中就有与屈原的对话。他把楚文化的中国经验写活了,这个写作方向是值得肯定的。我一直认为,诗人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,重要的不再是诗歌技巧,而是人格境界。我认为柳忠秧就有大胸怀、大气象、大格局。”
中国诗歌网主编周占林发言说:“柳忠秧是一个很会‘折腾’诗歌的人,是真实的楚狂人。他每一篇作品的诞生,都能引起很大的反响。他是我们中诗网重点关注的诗人。”
诗人、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部主任洪烛说:“我们的诗人把传统丢了。诗歌除了‘无用之美’,要有‘有用之美’。只有诗歌的‘有用之美’多了,才能维持住金字塔尖上的‘无用之美’。比如朗诵诗、颂诗都是诗歌的‘有用之美’。如果诗歌要真正繁荣,我们对朗诵诗等就要更加重视。现在诗坛形成了圈子,在圈内叫好的诗歌,在圈外、在社会上几乎无声响。柳忠秧诗歌在圈子内外都有很大影响。柳忠秧的诗歌尝试,我是非常欣赏。他的诗可能促使朗诵诗,在社会上有更大的影响。”
评论家、《文学评论》编辑吴子林:“受我太太诗人安祺的影响,我读了很多诗。读到柳忠秧的诗,我感到很欣赏。我特别关注柳忠秧诗体的问题,还有他诗歌语言的问题。柳忠秧写‘大诗’,这种‘大诗’一般人写不了,只有个性卓异的人才能写。如果没有那种胸怀、才气,是写不了的。柳忠秧诗歌给我很大启发,写诗需要把内力、学养修好。我需要进一步研读柳诗,等有充分的材料、感觉了,要写一篇评论。”
诗人、《中国文化报》理论部主任、《中华诗词》执行主编高昌说:“我接触柳忠秧作品稍早,我来是对柳忠秧表示敬意,柳忠秧的诗带着他的激情和体温。”
作家网总编冰峰发言:“看了柳忠秧的诗觉得大气,让人震撼。他不断创作,佳作不断,很不容易。可以通过我们作家网的微信平台,来传播忠秧的作品,也邀请忠秧到我们作家网做访谈。”
诗歌评论家、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王士强博士说道:“总体来看,柳忠秧诗歌属于宏大叙事。我们这个时代,到底还需不需要宏大叙事。柳忠秧用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建设性的探索,他的‘自我’高度介入作品,将‘大我’与‘小我’结合得很好。”
诗歌评论家、北方工业大学冯雷博士说,柳忠秧写大诗,让我有‘大雅久不作,我衰竟谁陈’的感觉。我们的现代诗强调个人化写作,书写个人心灵,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,同一个中国,每天都经历很多相同的事,个人化写作会导致作品的‘雷同’。而柳忠秧写长江、岭南,恰恰有新意,让人耳目一新。此外,柳忠秧写了很多旧体诗,以长篇巨制轰动四方。旧体诗人很庞大,这不能回避。有人甚至说要把五四以来的旧体诗,纳入当代文学。
诗人、《天津诗人》主编罗广才说:“在与忠秧兄的接触过程中,我发现,他接陌生人的电话,都自称‘我是诗人柳忠秧’。昨天我把柳忠秧的诗给著名诗人食指的太太翟大姐念了。她专程给我打来电话,说:‘我给老郭念了,我们都很感动,流泪了。广才,谢谢你让我们读到了好诗。’”
青年诗人赵天鹏说:“柳忠秧作品非常好,大气磅礴之外,也体现出个人心灵。”
诗人夏花觉得:“柳忠秧的《圣美大江》打动了我。他的诗歌是‘高端大气’。柳诗首先是源于个人,是从个人出发,只是他个人的情怀、个人的追求很‘宏大’,是对家国情怀的追求,是对宏观自然的追求,所以柳诗呈现‘宏大’的特点。此外,诗歌是不撒谎的,你是什么,你写出来的就是什么。柳忠秧具有大胸怀,所以写大诗。”
诗人葛宏发言:“柳诗让我感受到‘真情可贵’,我从中看到男子汉气概、男人情怀。此外如《哭长江》里面有文化批判和环保意识,让我想起‘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,是人类的眼泪’。”
诗人航宇说:“柳诗的意境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的。柳忠秧的诗非常适合朗诵。
诗人徐安祺:“读《哭长江》,感觉柳的真情,全诗是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,洋溢着悲剧情怀。我读了以后想哭。请柳诗人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去拯救母亲河。”
青年学者郑祥琥说:“在座的专家、学者,对柳忠秧诗歌评价非常高。近年来现代诗歌,越来越趋于衰败。而古体诗歌越来越趋于兴盛,就差一个标志性的事件,一个标志性的人物。在这个时刻,柳忠秧出来为古体诗和现代诗奔走呼号,力图为古体诗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。我认为,从柳忠秧诗歌的文本看,写的确实是好,有些作品放在唐宋明清也是优秀的作品。最近几年,我为柳忠秧写了多篇评论文章。最近我给他写了一篇《柳忠秧诗歌的八重境界》,从忧愁天下的境界,到忧乐天下、兴亡天下,尤其是批判天下。比如柳忠秧的《哭长江》,就是对长江的环境污染、文明衰败的问题进行批判。柳忠秧的自君天下的境界非常重要,他之所以能够在诗体上有创新,就是因为自君天下。柳忠秧的自君天下,没有走入尼采式的狂妄的超人,而又进入自由天下的境界。自由不是乱搞,而是基于理性基础的。”
诗人谭长流说:“我和忠秧是同道。忠秧的诗是气势磅礴的,不是小家子气的。他不是由诗人生出的诗人,而是诗坛外的霸主,挤入诗坛的。说柳忠秧是楚人,其实他是胸怀天下的人。柳忠秧把中国的大江大河,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,其中寄托着柳忠秧对家国天下的浓烈之爱。”
诗人、评论家、华侨大学的庄伟杰教授认为:“柳忠秧从家乡一路走来,写了很多‘大诗’。他的作品如歌如哭,呈现出很浓的个人气质。他的诗堪称文化史诗,我称之为‘新歌赋体’。以前我曾评价他说,他的诗有‘三气’,即骚气、底气、意气。我们看到近来的《圣美大江》、《哭长江》他又在转换形式,他有郭小川式的抒情风格,可以说他是‘当代郭小川’。柳诗有浓浓的人文气息,有一种‘正大气象’。如《圣美大江》感恩七十万移民。再联系到《哭长江》,他的‘大江追求’,既要哭,又要圣美。他的‘圣美追求’除了感恩山水,也是对美的追求,对生命的感恩。柳忠秧不但是个浪漫诗人,更是个历史诗人,他的作品有个人追求,也有一种公共追求,有一种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平衡。我们的研讨会,就是要来研讨柳忠秧诗歌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。”
评论家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定家教授在研讨会上念了他2012年底给柳忠秧写的一篇博客文章:“柳君新作《圣美大江》竟然是一首郭小川式的‘现代格律诗’,在我的印象中,柳君似乎只写李白杜甫式的古体诗。没想到他的新诗也和他的古体诗一样汪洋恣肆、大气磅礴,依旧尽兴铺排,依旧豪情万丈!初读如飞瀑入涧一样酣畅,细品如水漫荒滩一样解渴。愿诗人柳忠秧在他的‘诗歌元年2012’,笔舞龙蛇,文思泉涌,写出更多更绝的惊世之作。”陈定家又说:“刚才听了与会者的发言,现在古体诗在复兴,但缺乏领军人物,繁星满天但缺一轮明月。期待着柳忠秧能成为一轮明月。”
中国人民大学夏可君教授认为:“柳忠秧的诗中谈到楚地出诗人,老子的哲学就是在楚地成长起来的。柳诗将不同的山水组合起来,形成他自己的‘水立方’。他对水性的强调,使他的诗具有细细流淌性。德国荷尔德林也写过很多德意志的河流,用水与古希腊的火相中和。柳忠秧诗歌中水的特性,很值得关注。”
诗人楚水评论说,我看来柳诗有两个感受:一是澎湃的爱国热情,二是磅礴的诗歌激情。
诗人徐海发说:“从忠秧老弟的诗,我感觉到一种激情。他的诗有对家乡的爱,他的诗写作前,都做了大量功课,是楚人对楚风楚水楚情的抒写,很有特色。”
诗人、评论家、翻译家北塔谈到:“每年年底柳忠秧都会到北京来,从事文学活动,有人说是‘诗歌北伐’。他最近的《哭长江》有很大的批判性。柳忠秧很狂,但是掌握分寸,对人又很谦逊。我读柳忠秧作品,一直在思索两个问题:第一如何使用古典资源,第二新诗为何丢失了音乐性。柳忠秧的诗很适合朗诵,今天有四个人来朗诵《圣美大江》,我觉得柳忠秧的一些大气的作品,要四十个人来朗诵,才更好。由此柳忠秧诗歌探索的方向,很值得我们重视。我发现,柳忠秧有很大的诗歌抱负、写作抱负。正是因为有大抱负,他在诗歌创作上才注重大题材、大篇章。有人认为,柳忠秧的诗体是‘新赋体’,我认为也可以说是‘新新赋体’。他的作品用了大量的当代元素,同时又非常雕章琢句,很重视对字词句子的提炼、精炼。”
诗人、诗评家、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檀作文提到说:“我已基本淡出了旧体诗词的创作圈与评论圈。有评论者说,柳忠秧不太擅长格律诗。我恰恰认为,柳忠秧是一个讲规矩的旧体诗人,他的格律诗连拗救都讲。柳忠秧的古体诗在继承的基础上,有创新。他的乡土精神,其实就是楚文化精神,其中屈原的影响尤其明显。一方面屈子精神是故国之思,是乡土精神。另一方面屈原就是创作大诗长诗的,如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。楚文化的精神是狂,这以李白为代表,柳忠秧也受到李白的很大影响。北塔称柳忠秧的诗为‘新赋体’,我认为不如叫‘新古风’、‘新楚歌’。楚人用楚语写楚事,为楚歌。我感觉,柳先生可以走得更远,要呈现楚文学的新气象。”
评论家、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涛发言说:“我以前读过柳的《四十自画》,后又读过《楚歌》。《四十自画》中的名句‘身心只许汉与唐’,我觉得这首诗,很能代表他的风格,也很能代表他在四十岁时的精神状态。他的诗有对传统的追慕,他总是发怀古之幽思,他的作品风格跟《离骚》接近。当代作家中,向传统去寻找灵感的人,比较少。但是柳却吸取古人的传统,所以我对柳忠秧诗歌的未来发展,报以期许。”
诗人、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李桂杰:“我害怕参加诗歌研讨会,因为怕读到假大空的诗。但柳老师的诗是好诗。柳诗的用词很妙,有历史积蕴。他的诗亦歌亦哭,是有深意的;亦歌亦哭,是有情意的。”
评论家、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出版社副编审王峰说:“我是研究古典文学出身的。新诗人都要面临对古典文学的使用、继承。前几年,有研究者提出二十世纪文学,要贯通清末民国的文学。而当前先锋诗歌的问题在于,连我们研究者都看不懂,普通读者怎么可能看得懂?柳先生的诗作为朗诵诗,在狂放中有节制,这使得他的诗歌韵味悠长。我鼓励柳诗人更大胆去尝试,不一定要合格律。如果没有创造,就不会有新诗体的出现。柳先生的创作,有可能为汉语诗歌探索出新路径来。”
中央党校教授朱煜华:“刚才柳大诗人说我是研究逻辑的。逻辑是研究抽象的事物,而诗歌创作是形象的。我跟忠秧认识有十多年,忠秧的为人有‘豪气、豪放、豪迈’,后来我才发现忠秧居然写诗,居然比《离骚》还长,没有一种胸怀,没有一种气势,没有深厚的国文根底,是写不出《楚歌》的。忠秧能够成为著名诗人,是有原因的,豪情使然、才情使然!”
诗人楚天舒:“我个人旧体也写,新体也写。面对不同题材,用不同体裁。我读了谢冕老师对柳忠秧的评论,收获很大。”
中央财经大学马丽副教授:“柳诗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,即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。在柳诗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担当和责任感。柳先生从岭南到湖北到北方,与中国的国土是血脉相连的,所以他能找到长江的脉搏,南水北调的脉搏。”
著名评论家、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作最后总结,他指出:“柳忠秧诗歌传达出了让人振奋的东西。与会者的发言,都肯定了柳忠秧的创作,他的探索方向是正路,他的探索是重要的。这说明我们的诗歌,要坚持本土立场,要打通断裂,要还原历史,要多元并生。有些诗人是西方诗歌的搬运工。我认为中国诗还是要多关注本土,要多关注本国诗歌传统。我认为诗歌不能分新旧,不能分长短,主要是要看诗歌的好坏,艺术上的粗细。柳忠秧的诗歌就打通了古今,他的诗让我们看到祖先离我们并不远。”
杨匡汉进一步分析说:“柳忠秧的创作不是一个模式,他在探索,长短篇各种体裁都有。我们一定要鼓励探索!柳忠秧诗歌也告诉我们写诗要回归自然,回归心灵,回归古典,回归美感。
杨匡汉强调:“回归古典不是说要亦步亦趋,而是要吸取古诗中有价值的东西。柳忠秧的作品也启示我们,每个诗人都要有自己的风格,这才能形成诗歌流派。我们当代文学的问题是六十年来,我们没有形成一个学派,没有形成一个流派,可见‘百家争鸣,百花齐放’的‘双百方针’有名无实。我发现柳忠秧和他身边的一些朋友,有形成诗歌流派的趋势。所以我期待柳忠秧和他的朋友们,要不断的特立独行,要深入创新。我们为柳诗已经取得的成就而高兴,也希望他带领自己的朋友,共同努力,做出更大的贡献。”
杨匡汉也指出了柳诗中的瑕疵,比如在大铺排的同时,要注意词句的精炼。
在研讨会最后,诗人柳忠秧致答谢辞:“当官从政是折腾别人,写诗是折腾自己。写诗是一项辛苦的事业。富贵是出不了诗人的,明明是喝喜酒的人,偏偏要去干哭丧的活。怎么可能干好?《圣美大江》我写了六天六夜。而《哭长江》是我正在构思的几千行长诗《长江之水天之泪》的序曲。我从小生长在长江边上,感到长江不单是母亲,更是君神、父亲、女神。此外,我在诗歌观上一再强调诗无新旧之别,只有好坏之分。我们的诗坛呈现出因为没文化,所以反文化的现状。用赵本山的话说,我们的诗歌可能跑偏了。”
最后柳忠秧感谢说:“深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我的支持与鼓励。伟大的楚文化、伟大的中国文化,成就了小小的我!”
新华社、《人民日报》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经济日报》、《南方周末》、中国新闻社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新华网、人民网等媒体与会。
来源: 南方网 作者: 编辑: 付刚
http://news.eastday.com/eastday/13news/auto/news/china/u7ai598977_K4.html
附录:
柳忠秧《岭南歌》全文
一
岭南大派,南天雄脉:
万里云动,春潮澎湃;
三江并流,珠水豪迈;
千帆东去,浪淘碧海。
百越气象常新,五岭巍峨多彩!
北江迤丽,西江壮哉!
东江灵秀,韩江明快!
二
壮美风云,碧波多情向海涯;大好河山,千古风流颂佳话——
源远流长,源出马坝。
先秦百越,本根进化。
汉风楚韵,融合儒家。
坛经传世,佛门光大。
曲江开宗,诗冠风雅。
安道正谏,风采清华。
一体乾坤,精微白沙。
维新改良,启蒙教化。
辛亥革命,碧血黄花。
讨袁反帝,护国护法。
英勇北伐,一统华夏。
铁血抗战,壮殉国家。
改革开放,鼎盛天下。
风动五岭,万丈霁霞!
三
我南国沃野:
东怀大海,
西抚八桂,
北亲中原,
南眺琼崖。
稻菽炊烟,遍地好桑麻;金涛银浪,漫卷美丽图画——
风生水起,
千金沉醉,赚尽人间繁华!
市城相接,
车楼涌动,生息百万人家!
东方之珠,
南海之恋,千年深情诗与画!
金穗飘香,
五羊仙驾,一城风韵满城花!
风涛激荡,
鲲鹏昂扬,
遍地青潮写神话!
丽倾八桂,
绿掩邕宁,襟连东盟牵广厦!
岭外云潮争壮色,桂林山水绝天下!
五公屹立气节高,
海角有情拥天涯!
四
好一首田园颂歌,
真一曲山河壮怀!千年繁衍,无穷世代;
八方沃土,九阙楼台;英杰辈出,波涌俊才——
大功南越王:
反秦自立保民安,
休养生息集履冠。
一心归汉二遣使,华风日兴慰河山。
大宗三陈氏:
《陈氏春秋》传经学,
鸿儒帝师饱学渊。
《左氏训诂》博士首,继往开来大德堪。
大圣惠能祖:
见性成佛创南宗,
《六祖坛经》顿悟来。
凡间菩提本无树,世外明镜亦非台。
大贤张九龄:
融通中原凿庾岭,
劲健忠贞称名宰。
开词宗兮立大派,引领唐诗划时代。
大直余武溪:
舍身敢言清且正,
唾飞龙颜何惧哉?
满腔衷直付家国,力扶江山免危殆。
大哲陈献章:
独创心学破定尊,
自然为宗出新裁。
君子一心开万世,学贵自得除绳墨。
大廉海刚峰:
凛然不侵两袖风,
绝世清白洁身爱。
刚毅赤诚照日月,人间廉正君为楷。
大烈袁崇焕:
单骑阅塞镇辽东,
英勇无敌不曾败。
旷古奇冤天地恸,
忠烈悲死殉壮怀。
五
江河日下,万马齐喑;南海风高,五岭春深——
大忠林则徐:
凝聚民心保疆土,
销烟御敌战虎门。
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开眼世界第一人。
大勇邓世昌:
“此日漫挥天下泪,
有公足壮海军威。”
百年烈节潮未平,“忠魂犹听渡河声”。
大智郑观应:
盛世危言拯危世,
强国强军先攻心。
科学民主启愚蒙,身先士卒鼓维新。
大道黄遵宪:
我写吾心气雄直,
汪洋恣肆大道行。
“杜鹃再拜忧天泪,精卫无穷填海心。”
大师康有为:
万木草堂万世春,
公车上书变革行。
托古改制承孔孟,功败垂成大同恨。
大节丘逢甲:
“愁云极目昼成阴”,
孤臣无力犹抗争。
“战血台澎心未死,寒笳残角海东云。”
大家梁新会:
改革变法为图存,
少年中国四海青。
护国讨袁反帝制,文界诗界两革命。
伟大孙中山:
五权宪法立共和,
人间从此沐春风。
三民主义开新国,
青天白日照大同!
六
四方士子,五湖风骚;
岭外雄杰,南天英豪:
忠勇奋发,薪火相传;
和平生息,繁盛绵延——
大庾岭回望中原,痛怀沧桑故国。珠玑巷百姓迁徙,聚衍千年血脉。
屠睢开灵渠,沟通大江南北。任嚣筑禺城,平略苍茫岭海。
赵尉佗文理长治,和辑百越。士太守造福岭南,纳贤聚德。
葛稚川抱朴守质,身心淡泊。冼夫人解仇息兵,安定南国。
陈霸先决机百胜,功盖曹刘。碎山河英略重整,延汉鼎祚。
韩昌黎文起八代,泽被潮州。柳宗元兴利除弊,遗惠桂柳。
刘禹锡兴学重教,济世救人。周敦颐洗冤泽物,德行五岭。
包龙图绩著端府,清风长留。苏东坡把月鹅城,醉卧江楼。
张世杰孤忠抗敌,血溅厓门。陆秀夫难酬蹈海,誓死壮行。
文天祥浩然正气,留取丹心。屈大均恢弘沉烈,风追杜李。
湛若水体认天理,开创先河。王阳明横扫蟊贼,建设“和平”。
关天培头悬国门,忠报社稷。张之洞总督两广,厉行新政。
丁日昌擘划洋务,推动近代化。伍廷芳衔命议和,息战护生灵。
冯子材老将出征,大败法军。詹天佑铁胆抗敌,铁龙进京。
三元里群情激愤,人民战争。黄花岗孤军决死,浩气长存。
邓兆祥古稀督水师,七十余载守海疆。谢晋元孤旅战强寇,八百壮士威四行。
西沙儿女南海亮剑,可歌可泣。
小小寰球博鳌论道,仁者无敌。
七
国民党共产党,开天辟地。讲习所黄埔军,众志成城。
陈独秀孙逸仙,国共合作。蒋中正毛泽东,兄弟并肩。
廖仲恺生死度外,黄埔慈母。朱执信勇士英才,文武双全。
胡汉民救亡遗恨,抱道完大命。邓演达军政兼行,北伐建功勋。
杨仙逸一飞冲天,航空之父真奇志。邓仲元一代军神,“亲爱精诚”第一师。
李济深长岛呕心,铸造铁军。周恩来纵横捭阖,羽扇纶巾。
陈济棠称雄南天,建设粤海。叶剑英经略华南,宽济民生。
琼崖孤军战旗不倒,星火不灭。东江纵队坚持敌后,艰苦卓绝。
李汉魂通电反内战,“钢军”决胜张古山。张发奎精忠报祖国,“铁军”横扫侵略者。
“八桂三杰”运筹帷幄,连战皆捷。“江南一叶”怒发冲冠,金戈铁马。
宋美龄争美援抗日,红颜报国。宋庆龄奔世界和平,母仪天下。
“香梅、月桂”巾帼奇英雄,名动美利坚。司徒美堂万里赴国殇,义薄大中华。
岭海华侨同仇敌忾,革命之母。百越赤子举家纾难,抗倭伟功。
“广东十虎”血战九州,威震南北。黄埔群英血铸军魂,“卫国爱民”。
铁四军,钢七军,如钢似铁十九路军!陈铭枢,蒋光鼐,淞沪抗敌垂丹青!
赞薛伯陵,百战倭寇挥雄师,一柱补天半壁红!
颂李德邻,台儿庄上灭强虏,指挥若定啸长风!
八
长海高天,群星璀璨;
韶音情韵,浪漫河山;
人文荟萃,碧空浩荡;异彩华光,灿烂悠扬——
刘三姐魂牵梦绕,灵山秀水诉衷肠。黄道婆勤劳纤巧,衣被天下人流芳。
方信孺诗酒隽才,铁骨舌战虎狼邦。汤显祖下笔有神,千古风情杜丽娘。
“南园五子”诗风振起,披荆斩棘。“岭南三忠”浴血悲歌,壮怀烈激。
朱次琦草堂讲百家,经世致用。容光照重洋求真知,西学东渐。
钟荣光名山事业,赤子温厉追圣贤。韦卓民学贯中西,立德立功且立言。
简朝亮辞仕潜学,宗师一派领儒林。苏曼殊披发长歌,梅花踏处是情僧。
周树人挺身救难,心郁孤愤终难平。陈寅恪自由思想,更有独立大精神。
王宠惠弘法外交,联合国里制宪章。陈谦益治学兴教,礼仪之邦昌文明。
许崇清满门俊秀,天丧斯文失大树。陈序经优容雅量,兼蓄并包成大学。
冼星海唱响黄河,惊醒苍天大地。马思聪一曲思乡,愁凝万古真情。
唐君毅心通九境,一代宗师新儒家。杜维明风雨兼程,再继孔孟图复兴。
钟惠澜屡克瘟神,悬壶济世救万众。
钟南山临危受命,决战“非典”竞全功。
九
白云山山枕南岭,襟怀江天。镇海楼楼接群邦,风云无限。
十三行万樯云涌,四海富给。白鹅潭江涌碧翠,月唱迷离。
广交会财通七洲,寰球交易。“东博会”商集南洋,东盟一体。
股票期货货如轮转,金融八方财币;信托保险保计福祉,财理家国亏盈。
“世大会”迎风扑面,神采飞舞。亚运会赛声鼎沸,寰宇交谊。
丝绸之路举世瞩目,通惠全球。香港澳门渡尽劫波,回归祖国。
何贤何其贤,为民请命济苍生。庄公“邦国重”,“万人追仰惠泽深”。
饶宗颐香江独秀,汉家绝学犹可继。李嘉诚慈善众生,人间诚信无人欺。
黄飞鸿武德并盛,抗日保台扬国粹。李小龙龙行天下,王道圣名振华威。
容国团小球大道,中华世界首冠军。体操王李宁称霸,空前绝后囊全能。
广东丝竹八音华美,通透灵犀。岭南画派艺海奇葩,博采中西。
粤剧潮剧似南国红豆,剧剧精彩。
汉剧琼剧乃字润腔圆,腔腔动人。
十
地动山崩,春波浩荡裂高穹!
敬邓公决断,一条血路开彩虹!
有仲勋先行,南粤大地风雷动!
有仲夷先锋,勇立潮头建殊功!
有青春奋勇,敢为人先擎东风!望前路遥迢,沧海横流击长空!
风云际会,浪涌诗潮:
听一首,渔舟唱晚,雨打芭蕉;唱一曲,彩云追月,步步高!
岭南之春,花发天下,百派生机向南海,缤纷满怀!
岭南之夏,热情盈火,四方茂盛聚繁荣,心花绽开!
岭南之秋,沉熟饱满香正浓,雨之韵,天之籁!岭南之冬,云山雾水为君待,风之后,春涛来!
莫说苏杭,休言天堂。
万般光艳,千种芬芳。
道不尽南国锦绣,吟不完五岭诗章——
春风沉醉珠水暖,海阔天空白云高!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,柳郎独唱岭南好!
转自 http://wenhua.syd.com.cn/system/2014/05/28/010393870.shtml